人人爽人人爽人人

  1. <center id="yig4u"><small id="yig4u"><track id="yig4u"></track></small></center>

    老北京小吃鹵煮火燒

    • 2022-09-26 13:46:00
    • 北京晚報

    何大齊 圖 木玉 文

    說到老北京的小吃鹵煮火燒,就不能不追溯到清代宮廷中的傳統菜——蘇造肉。因為乾隆皇帝愛吃蘇杭菜,所以御膳房就設有蘇造鋪,用的是蘇州廚役,做成的有蘇杭風味的肉食就稱作“蘇造肉”。民國時期的《燕都小食品雜詠》中就說:“蘇造肥鮮飽老饞,火燒湯漬肉來嵌??v然饕餮人稱膩,一臠膏油已滿衫?!笨芍孽r美在當時已是很有名氣了。

    蘇造肉的做法是用上好的五花肉加各種香料腌制烹煮而成,其味極厚。北方人愛吃面食,常用火燒就著吃。后來發現將火燒放入肉鍋中同煮一會兒,面食入味后更加美味,于是有了鹵煮火燒的吃法。

    過去北方地區由于戰亂頻繁,百姓生活普遍很艱難,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。再加上北方寒冷的氣候條件,物產匱乏,食材種類也少,窮人一年到頭也難得吃上肉,要想肚里有些油水,就只能在豬下水上打主意了。這些東西在當時往往被視為垃圾,富人不吃,因此極便宜,于是平民百姓買來,試著用制作“蘇造肉”的方法來醬制這些下腳料。

    做鹵煮的重要一步是清洗腸子,要用鹽、醋翻過來掉過去地反復揉搓,這難度是很大的。很多南方朋友一聽說豬腸子,就先捂鼻子,或是大呼難吃有異味。這主要都是因為腸子處理得不好,若是洗不干凈,加多少辣椒、蒜汁、香菜都壓不下去。所以那些重視自己聲譽的店鋪,都會在這些地方下功夫,保證煮出來的豬腸清清爽爽,爛而不膩,肥而不油。鹵湯也是很講究的:用大塊豬骨加上花椒、大料、桂皮、辣椒油等多種作料熬制,這樣熬制出的湯不但濃香誘人,而且對于肚里長期缺油水的勞苦大眾來說,也是太實恵了。

    豬腸子和豬肺清理干凈后,先用加入多種香料的特制方法醬熟,待有人來買時,將腸肺粗切,加入鹵湯同煮,再加入戧面火燒。這火燒必須是死面的,要煮得吸足湯汁,切開后沒有白渣兒,不糟不爛有嚼勁兒。同時鍋內加入豆腐片、血豆腐。等到腸肺都爛熟、火燒煮透又不脫形時撈出,將腸、肺再改刀切小,火燒切塊,澆上鹵湯。最后根據個人喜好,加入佐料。這佐料就有十幾種,包括辣椒油、醬豆腐汁、蔥花、香菜、芝麻醬、韭菜花、蒜末、醬油、醋等等。舊北京苦力多,天寒地凍時,干了半天活兒,吃這一大碗,那真是肉、餅、湯全有,飽腹又解饞,肉爛不膩,老湯醇厚,一口入肚,滿嘴咸香。

    也有的老人牙口不好,嫌死面火燒費牙,也可以要求不放火燒,改成多放豆腐。鹵煮價格一般都是論“碗底兒”收錢,火燒需要幾個是單算的。

    這種小吃剛面世的時候,當然是為最底層的苦力準備的。但“美食源于生活”,這一蘇造肉的民間改版,卻有了另一種獨特的魅力。

    隨著聲名遠播,普通的北京人也逐漸喜歡上了這道吃食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,自然環境和生活習慣是飲食風味的基礎,要不這豬下水做成的鹵煮,現在怎么賣得比五花肉還貴了呢?衣食無憂的今天,它的存在已不是為了果腹,更多的是為了品嘗、回憶,成了像老北京豆汁兒、臭豆腐等一樣的北京特色。你看名小吃店門前,那排隊等候吃鹵煮火燒的人群,不就是單好這一口兒嗎?

    • 編輯:黨思潔
    原創聲明:本文是北京旅游網原創文章,其最終版權仍歸北京旅游網所有,轉載請注明來自北京旅游網

    征文啟事

    為能讓網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,記錄旅途美好回憶,北京旅游網特面向全球網友公開征集文旅類稿件。范圍涵括吃喝玩樂游購娛展演等屬于文旅范疇的內容均可,形式圖文、視頻均可。

    稿件必須原創。稿件一經采用,即有機會獲得景區門票、精美禮品,更有機會參與北京旅游網年終盛典活動。

    投稿郵箱:tougao@visitbeijing.com.cn

    咨詢QQ:490768046

    北京旅游網京ICP備17049735號-1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5003號

    版權所有: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傳中心(北京市旅游運行監測中心)

   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
    1. <center id="yig4u"><small id="yig4u"><track id="yig4u"></track></small></center>